基本情况


  曹家启(曹家齐)教授,1966年生,江苏丰县人。1997年6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任教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2月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任教,2024年同时任艺术学院双聘教师。1992年11月晋升为讲师,1997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4月晋升为教授,同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sscjq@mail.sys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


  宋辽金历史与文献

  中国古代交通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授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读、宋代政治制度史、历史小说历史剧与历史、中国文明
        硕士课程:《宋史•职官志》研读
        博士课程:宋辽金史研究学术史、宋史史料书研读、古代史研究方法新探索

代表专著


        《宋史研究杂陈》,中华书局,2018年9月。

        《宋代的交通与政治》,中华书局,2017年12月版。

        《张荫麟评传》(与李欣荣合撰,第二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

        《宋史研究丛稿》,(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版。 

        《唐宋时期南方地区交通研究》,(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7月版。 

        《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北宋名臣——余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中国大运河史》(合著),中华书局2001年10月出版。 

        《顿挫中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西苑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代表论文


        《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弦音惓惓:南宋遗民情怀与元明浙操江操琴曲》,《中山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仪征博物馆藏<建安仓记碑阴>释证》,《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史观与史实:评<宋高宗新论>》,《中华文史论丛》2022年第2期。
        《宋史研究琐言》,《中山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北宋内殿视朝之情景及政务信息通传》,《国学研究》第45卷,中华书局2021年6月。
        《从驿庵看宋代岭南地区的陆路交通建置》,《广州文博》(十四),文物出版社,2021年2月。 
        《宋代皇帝与臣僚之间的信息沟通》,《人民论坛》2021.01(上)总第692期。
        《南宋“三省合一”体制下尚书省“批状”之行用》,《学术研究》2020年第11期。
        《宋代“京局发马递铺”史实阐释》,《宋学研究》第二辑,中华书局2020年12月。
        《近二十年中国大陆南宋史研究回顾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4日历史学版。
         《遗民心结抑或潇湘情怀——琴曲<潇湘水云>解题及意境新探》,《新宋学》第八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北宋熙宁改革选举制度之再认识》,《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
        《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科甲乙科问题》(与陈安迪合撰),《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宋朝皇帝与朝臣的信息博弈——围绕入内内侍省与进奏院传递诏奏之考察》,《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
         《唐宋海上交通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港口、市舶制度、航路与海运诸问题为中心》,《中国港口》(中国港口博物馆馆刊专辑)2016年增刊第2期。
        《北宋麟府丰三州及其周围交通路线考述》,折武彦 高建国主编《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释证——兼谈仁宗至神宗时期台谏职能之变化》,《文史》2016年第3辑。
        《宋代士人的私人通信与游访——立足于相关制度与社会背景之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4期。
        《大理贡使入宋问题新探:熙宁九年后大理贡使“不常来”及政和入宋路线变化原因考》,《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唐宋道路和驿传问题研究为中心》,《交通史研究动向和展望——六园 赵炳鲁教授定年纪念 》(韩)国学资料院,2016.3.19
        《南宋“三省合一”问题补议》,《宋学研究》创刊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南宋定都临安府对严州之影响》,《杭州文史》第2辑,2015年11月。
        《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宋代身言书判试行废考论》,《文史》2014年第3辑。
        《突破史料和家法之局限——对宋代政治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史学月刊》2014年第3期。
        《辨史料、究事原、阐义理——读陈乐素<余靖奏议中所见北宋庆历时社会>一文》,《陈乐素先生诞生110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14年4月。
        《评何冠环<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汉学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一期(2014年3月)。
        《再谈张荫麟先生的宋史叙述体系》,《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宋境通西夏道路新考》,《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宋朝限定沿海发舶港口问题新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两宋朝廷与岭南之间的文书传递》,《中国史研究》2013第3期。
        《官路、私路与驿路、县路——宋代州(府)县城周围道路格局新探》,《学术研究》2012年第7期。
        《宋朝对外国使客之接待制度——以《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之考察》,《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北宋熙宁内诸司及其行政秩序——以参与接待成寻的御药院和客省为中心之考察》,《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宋代交通史研究八十年》,《宋史研究通讯》2011年第2期。
        《余靖出使契丹与蕃语诗致祸考议————兼说北宋仁宗朝廷对契丹之态度》,《文史》2010年第3期。
        《北宋熙宁间地方行政一瞥——以杭、台二州对日僧成寻之接待为中心之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萝岗钟氏族谱所录崔与之撰墓志铭并邮札考辨》,《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纪念崔与之诞辰8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张荫麟先生与中国宋史学》,东莞市政协编《东莞历史文化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威权、速度与军政绩效——宋代金字牌递新探》,《汉学研究》第27卷第2期(总号第57号),2009年6月。
        《近年中国大陆宋史研究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二期,2009年7月2日。修订版载于《宋史研究通讯》2011年第1期。
        《宋代书判拔萃科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又载于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赵宋当朝盛世说之造就及其影响——宋朝“祖宗家法”与“嘉祐之治”新论》,《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宋代急脚递考》,《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又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1年第3期。
        《南宋临安府周围之邮传系统——立足于具体背景和设置状况的考察》,《文史》2008年第3期;(日)《东亚海域世界的交通、贸易与国家对外政策》,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别册特集号,2009年1月。
        《南宋摆铺创置时间考辨》,《文史》第63辑,中华书局2003年5月版。 
        《宋代递铺种类考辨》,《文史》第51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出版。
        《唐宋驿传制度变迹探略》,《燕京学报》新十七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南宋对邮传之整饬与更张述论——兼谈朝廷与岳飞军前诏奏往来问题》,《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又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1期。 
        《关于南宋斥堠铺、摆铺的几个问题》,《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嘉祐之治”问题探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又载于《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爱元祐”与“遵嘉祐”——对南宋政治指归的一点考察》,《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又载于《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一辑),巴蜀书社2006年8月版。 
        《宋代文化政策宽明原因新探》,《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金字牌递创设时间小考》,《江海学刊》1998年5期。
        《略谈<参天台五台山记>的史料价值》,《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又载于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参天台五台山记中的驿传与文牒》,《文献》2005年第4期。 
        《<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所见的北宋乘轿风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2期。 
        《唐宋地志所记“四至八到”为道路里程考证》,《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地方志与域外汉籍:解开宋代驿传制度奥秘的钥匙——兼谈正史、政书、类书等文献对宋代典章制度记载之局限性》,(日)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别册特集号《文献资料学新解释的可能性》(2),2007年6月。 
        《宋代交通史研究资料概说》,(日)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别册特集号《文献资料学新解释的可能性》(2),2007年6月。 
        《唐宋中国交通中心之南移及其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南北差别形成原因的一种解释》,(日)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别册特集号《文献资料学新解释的可能性》(3),2007年12月。 
        《宋代西南地区交通述略》,(日)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别册特集号《文献资料学新解释的可能性》(3),2007年12月。 
        《宋代文书传递制度述论》,邓小南主编《政绩考察与信息管道——以宋代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宋代南方陆路交通干线沿革述考》,张其凡、范立舟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纪念陈乐素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宋代西南陆路交通及其发展态势》,《宋史研究论丛》第九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宋代驿传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版。 
        《宋代驿券考略》,《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前沿研究》(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浅论》,《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八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宋代关津管理制度初探》,《西南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宋朝对边塞进出境人员及贸易的管理》,《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运河与两宋国计论略》,《徐州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从宋、金国力对比看绍兴和议的签订》,《徐州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纵横家学说探论》,《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宋代佛教的俗化》,《杭州研究》1996年第2期。
        《欧阳修与佛教关系之一辨》,《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
        《张荫麟先生治史之启示——兼谈新一代史家应具之知识结构与才情》,《张其凡教授荣开六秩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日本静嘉堂所藏宋元珍本文集整理与研究(18ZDA18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负责人。

        《宋代交通史》(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04-2008年。

        《中国中古时期文书传递与信息沟通研究》(负责子课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主持),2006-2009年。

        《北宋名臣——余靖》(独立承担),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2005-2006年。

        《唐宋时期南方地区交通研究》(独立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0-2002年。

        中国10到14世纪岭南之经略及区域社会变迁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11-2014。

        7-16世纪中国南部边疆与海洋经略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2-2015。

        《张荫麟评传》(与李欣荣博士共同承担),东莞市文联委托项目,2011-2012。

获奖情况


        2001年6月,论文《宋代递铺种类考辨》获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基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4年8月,专著《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获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

        2005年5月,专著《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年11月,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9年5月,论文《宋代书判拔萃科考》获广东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6年11月,专著《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获首届两宋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7年10月,论文《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11月,专著《宋代新的交通与政治》,获第四届两宋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术兼职


        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2014.8-2022.8)
        浙江省南宋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

学术交流


        2014年9月,赴韩国京畿大学访问交流并参加学术会议。

        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08年9月、2010年1月四次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访问交流,其间曾赴早稻田大学和高知大学交流。

        2007年10月、2010年12月、2011年11月,三次赴韩国外国语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其间曾赴慶熙大學和中央大學交流。

        2007年7-8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

        2012年2-4月,赴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担任客座教授,其间赴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国际暨南大学、东海大学等单位访问交流。

        2021年9月至12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