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召开发展工作会议,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2023年6月17至18日,艺术学院在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召开学院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事人才与科研工作、学生工作与校园美育、意识形态与党风廉政风险防控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学院党政领导、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及党政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在人才培养专题会议上,冯芃芃副院长回顾了自学院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以来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与不足,介绍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近期工作安排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实施细则》和“教务部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工作的通知”,我院人才培养工作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在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

孔庆夫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导师分布、招生人数、美育公选课等情况,并从招生、培养、学位等3个方面指出学院研究生培养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未来学院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责任制,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习基地项目建设,为专业学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大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我院。
会议围绕如何增强教师主责主业意识、提高教师执行力、平衡专业教育与美育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提升生源质量、完善硕士培养、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学生工作与校园美育专题会议上,林小敏副书记从学生工作队伍、党团班建设、未来工作重点等方面汇报了学院2023年春季学生工作情况。学院认真组织党的基本教育,激发新生加入党组织的政治热情,年满18岁团员申请入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学生参加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热情度高,师生认可度高,已先后参演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实践活动。会议围绕推动第一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与求职能力、涵养“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海庆副院长总结了近期校园美育工作的成果及遇到的困难。他提到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成功首演,展现了中大学人的爱国热忱和崇高襟怀,获得了观众们的好评。我院教师在推动学校美育建设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但美育工作覆盖全校各个学院,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协调,学院将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未来还需继续完善,创作出更高质量的精品剧目,迎接学校百年校庆。

在意识形态工作与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专题会议上,李明章书记做了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专题报告。李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重点抓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党委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教师要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感。党风廉政风险防控要落实一岗双责,学院党政领导对各自分管领域必须做好风险防控,科研经费使用、学院经费开支等须符合学校规定。此外,会议集中学习了学校关于重大紧急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相关规定,并围绕教材编写、外出演出及讲座、党风廉政风险等展开了讨论。
在学科建设、人事人才与科研工作专题会上,孔庆夫副院长汇报了学院成立以来科研项目立项,学术成果获奖、论文著作发表、举办学术会议等情况,同时指出未来学院将继续强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升高水平论著、论文产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演出、比赛和学术论坛的周期化举办,打造艺术学院文化IP。

金婷婷院长介绍了学院人事人才现况,强调未来学院将因时制宜,根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大力引进具有国内外公认影响力、对学科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优秀的学术创新团队。会议围绕学科建设、学科交叉、人才引进、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李明章书记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本次事业发展工作会紧扣主题教育要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助于学院建设、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根据本次会议成果梳理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提出解决方案,逐项推进落实,切实有效地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会议间隙,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生益科技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硬质覆铜板销售总额持续保持全球第二,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电子电路基材核心供应商。此次参观让大家了解了我国前沿创新技术,领略了科技的魅力,切实感受到国家的科技实力。
